电器外壳带电原因及手麻感觉:
1、电器带电部分和外壳之间的绝缘被击穿或严重损坏。人体碰到壳体有强烈的感,往往不能自我控制脱离它。
2、电器的绝缘性能不良。这种情况下,人体触及壳体有麻手感觉,但能自我控制摆脱它。
3、电器本身的分布电容和绝缘电阻引起的对地电压。这时人体碰到金属壳时有轻微的麻手感,当手紧压在壳体上时又感觉不到了。防止电器外壳带电的办法,是将电器外壳接上可靠的接地线。
电器外壳带电的解决办法:
1.接地线:金属外壳的电器,如果是合格的产品,配备的插头是三脚插头。这种插头比两脚插头多了一根地线。这个地线就是连接到电气设备外壳上的。电器外壳带电后,电流通过外壳流向大地,人体感觉不到触电。
但是如果家中没有地线,即使使用了三脚插头,还是达不到接地的目的。因此,地线很重要(农村家庭一般没有地线,可以参照我们以前的文章,自己做)。
2.安装漏电保护器:许多家庭容易忽视漏电保护期的重要性。漏电保护器可以在关键时刻拯救生命。
对冲压成型电机壳来说,不产生是基本前提,同时对它的表面质量和形状尺寸精度也有一定要求,故机壳冲压成型性应包括:抗性、贴模性和形状冻结性能等几个方面。所谓冲压成型就是板材可成型能力的总称,或者叫做广义的冲压成型性能。广义成型性能中的抗性能,可视为狭义的冲压成型性能。
电机机壳的冲压成型性能好,对冲压成型方法的适应性就强,就可以采用简便工艺,高生产率设备,生产出低成本的冲压零件。机壳在成型过程中,一方面是由于起皱、塌陷和鼓包等缺陷而不能与模具完全贴合;
另一方面因为回弹,造成零件脱模后较大的形状和尺寸误差。通常将板材冲压成型中取得与模具形状一致的能力,称为贴模性;而把零件脱模后保持其既得形状和尺寸的能力,称为形状冻结性。通常把材料开始出现时的极限变形程度作为机壳冲压成型性能的判定尺度。
以上信息由专业从事微电机机壳供应商的无锡逐梦机械制造于2025/7/4 11:45:01发布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www.zhizhuke.cn/qyzx/zhumeng2022-28742346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