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材质生产中较易出现裂纹、重皮、夹渣三种质量问题。裂纹产生与离心浇注过程产生,浇注制度不合理产生;重皮与浇注温度、浇注转速有关;夹渣与金属化学元素含量、扒渣处理有关。
怎样增加钢管机壳生产中的成材率?
1、改进冷轧设备,有效预防裂纹
减少钢坯在高温的停留时间,加强孕育特别是随流孕育效果。随流孕育剂加入量控制为钢坯量的0.1-0.25%;确保管模粉分布均匀,控制管模内表面用量为20-30g/m2。控制好水冷金属型离心机冶炼工艺参数。
2、优化工艺参数,减少管身重皮
合理控制浇注温度和机身冷却水进出口温度,缩短两次浇铸之间的间隔时间。控制机身冷却水进口温度为28-36℃,出口温度为50-57℃。
3、控制原料加入,降低夹渣缺陷
为解决降低钢坯中的含硫量,减少硫化物的产生,应控制W(S)<0.02%;适当提高浇铸温度,有利于夹渣上浮;球化剂中稀土含量不易过高,稀土含量控制在1-2%为宜;加强钢坯的扒渣和挡渣效果;钢坯中的残镁流量不易过高(控制在0.035-0.045%),以减少钢坯表面氧化。
通过采取以上相应措施,钢管机壳的质量得到明显改善,裂纹、重皮、夹渣缺陷大为降低,减少了废品,大幅提高综合成材率。
由于操作不当电器机壳加工厂加工过程中形成的原因可以导致变形缺陷,变形等缺陷将严重影响过程的困难和下一个工序的加工质量,尤其在装配过程中,由于装配零件的变形缺陷,将导致装配困难。
尽管电器外壳加工和组装强制完成组装,但组装可能会导致更严重的焊后变形,更加难以正确,或者当电器外壳加工和焊接,焊接加热原装配应力释放造成的工件局部塑性变形,缺陷。例如,可能会导致^性的电器外壳加工完成的工件缺陷,影响承载力和使用功能,因此金属板的变形处理操作极大危害的缺陷。
由上可知,电器外壳加工流程复杂,注意事项较多,这就要求加工人员熟练掌握关键技术和加工流程,并根据不同材料选择合适的加工工艺,做好注意事项,以此切实提高电器外壳加工质量,使其更好的满足产品外观和功能要求,进而不断改善电器外壳加工水平。
电器壳的材料一般有铸铁、铸铝合金、型钢(钢管)、钢板等。国内的小功率电机普遍采用铸铁、铸铝合金、型钢(钢管)机壳,工件加工量大,加工工序多,生产周期长;
电器外壳防护等级将外壳依其防尘、防止外物侵入、防水、防湿气之特性加以分级。这里所指的外物包含工具、人的手指等均不可接触到灯具内之带电部分,以免触电。电器外壳IP防护等级是由两个数字所组成,个数字表示灯具防尘、防止外物侵入的等级;第二个数字表示灯具防湿气、防水侵入的密闭程度。
以上信息由专业从事电机外壳铸造的无锡逐梦机械制造于2025/5/8 19:33:33发布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www.zhizhuke.cn/qyzx/zhumeng2022-2861023350.html
下一条:天津随车起重机服务至上「鸿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