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这些非常理现象,初步判断石雕应是由他处拆解搬运而来,而不是原生位置状态。石雕多表现的是雕像,理应慎重处置,可是它们并没有受到敬重,而是被随意安放。这在主观和客观上都是一种亵渎,说明它们也许是前代的,与考古揭露的现存石峁主体建筑遗存无干。如此将石雕神面随意摆放甚至倒置,似乎还表达出一种仇视心态。如此看来,在建筑中发现的石雕构件,与现存主体建筑不属于同一时间段,两者之间应当有一个时间差距。这些神像应当是先前居民崇拜的偶像,是早期文化遗存。
石峁成熟的石雕艺术,是年代很早的艺术形式,可能借鉴了同期的琢玉艺术,也影响了后来的铸铜艺术,是北方继彩陶之后拓展的又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这些石雕才刚刚被发现,对于它的研究一定会大大开拓我们对古代艺术的认知,扩展我们的视野。更重要的是,这些石雕所表现的内容,揭示了当时的信仰与崇拜体系,也同时揭示了古代文化远程传播与交融的事实,对于探讨中华文明的形成又提供了新的重要资料。
是一种不同于天然产生的奇石的具象艺术。当然,在对石头进行雕刻之前,对于石材也是有选择的,当今我们常用到的石材多是花岗石、大理石、青石以及砂石等,这些石材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本身材质足够坚硬且结构紧密,有耐风化的特性,可以保证所雕刻出来的石雕作品能够长期保存下去。关于石雕技艺的发展从旧石器时代就已经开始,但是因为时代限制,当时的石头加工也仅仅是对石材进行打磨罢了,但万事开头难。
一般佩于身上或者置于园林之中以供观赏。其次就是以诸多佛像为代表的石窟群以及的摩崖石,石窟文化从汉朝兴起,盛于魏晋南北朝,之后各个时代皆有一定的发展,至今我国仍保存有比较完整的石窟群,其中各种姿态、各种形象的佛像不计其数,是我国不可多得的艺术瑰宝。另外在很多建筑的表现上也可以看到石雕的影子,比如说古桥的石质栏杆,或是一些陵园以及皇家宫殿外部的装饰物大多都是以石雕为主,其中涉及皇家的石雕多以龙形石雕为代表。
以上信息由专业从事黄砂岩雕塑定做的一木雕塑于2025/5/1 3:43:25发布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www.zhizhuke.cn/qyzx/ynymdiaosu-28590539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