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透明度与自粘性
透明度:透光率可达90%以上,便于货物识别与扫码。
自粘性:无需胶带或热封,膜层间自然粘合,操作效率提升50%。
优势:减少包装材料消耗,降低人工成本。
使用效果特点
固定与防散落
包裹方式:通过机械或手工拉伸缠绕,形成紧密包裹层。
效果:货物稳定性提升,托盘装载率提高15%-25%。
数据:某物流企业使用后,单趟运输成本降低12%。
存储方式与操作规范
膜卷存放方式
竖直放置:膜卷应竖直放置在货架上,避免水平堆叠导致膜层受压变形。
间距要求:膜卷之间保持 10cm以上间距,确保空气流通,防止局部温度过高。
错误示例:水平堆叠的膜卷易因重力导致边缘变形,影响使用。
堆叠高度限制
建议高度:单层堆叠不超过 1.5米,总堆叠高度不超过 3米,防止底层膜卷受压变形。
风险:过度堆叠可能导致膜卷塌陷,甚至引发安全事故。
防尘与防污染
覆盖保护:未使用的膜卷需用防尘袋或塑料膜密封,防止灰尘、油污等污染。
清洁操作:在干净的环境中拆封膜卷,避免手部油污接触膜材。
避免拉伸缠绕膜过度拉伸是确保包装质量和成本控制的关键。以下是具体且可操作的解决方案,结合技术参数、操作规范和设备调整,帮助用户控制拉伸程度:
选择合适的膜材规格
根据货物特性匹配膜厚
轻型货物(如纸箱、塑料制品):选择 15-20μm 的膜,拉伸倍率控制在 200%-250%。
重型货物(如金属件、机械设备):选择 25-35μm 的膜,拉伸倍率控制在 150%-200%。
案例:某工厂包装50kg金属件时,改用30μm膜并降低拉伸倍率至180%,膜断裂率从15%降至3%。
关注膜的物理性能
拉伸强度:膜的拉伸强度应≥30MPa(ASTM D882标准)。
断裂伸长率:建议≥400%,确保膜在合理拉伸范围内不易断裂。
自粘性:自粘力应≥1.5N/25mm(ASTM D5458标准),避免过度依赖拉伸固定货物。
薄膜厚薄对成本的影响需综合考量:
直接成本:厚膜单价高,但用量可能减少。
隐性成本:厚膜可提升效率、降低货损,但增加仓储和运输成本。
选择:根据货物特性、运输距离和价值,通过成本模型计算总成本,选择的厚度。
示例结论:
若单托盘货物价值≥2000元,且运输距离>500公里,建议选择35μm薄膜。
若货物价值<1000元,且运输距离<200公里,建议选择20μm薄膜。
以上信息由专业从事上蔡缠绕膜供应的信阳盛源包装于2025/9/1 12:45:43发布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www.zhizhuke.cn/qyzx/xysybz-2885481079.html
上一条:秦皇岛软启动器FT-PR-160KW产品说明书生产基地「富田电气」
下一条: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