蜘蛛客社区 - 商盟推荐
您好,欢迎来到蜘蛛客社区!网站地图
首页 > 消防设备 > 资讯正文

湖州备压式气体灭火系统货真价实「念海消防」

发布者:念海消防 发布时间:2024-05-16 07:21:02

湖州备压式气体灭火系统货真价实「念海消防」[念海消防63bb4bb]内容:

气体灭火系统是指灭火剂以气体或液体状态存贮于压力容器内,灭火时以气体(包括蒸汽、气雾)状态喷射作为灭火介质的灭火系统,是传统的四大固定式灭火系统(水、气体、泡沫、干粉)之一,被广泛应用计算机房、通讯基1站、高低压配电室、档案馆、储能集装箱、工业除尘设备、涂装喷漆房等防护区。常见的气体灭火系统有七氟丙烷灭火系统、高压二氧化碳灭火系统、IG541混合气体灭火系统、火探管灭火系统等,气体灭火系统的选择也会根据不同的防护区来进行设计选择。

《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3中的一般规定

1. 气体灭火系统的调试应在系统安装完毕,并宜在相关的火灾报警系统和开口自动关闭装置、通风机械和防火阀等联动设备的调试完成后进行。

2. 调试项目应包括模拟启动试验、模拟喷气试验和模拟切换操作试验,并应按规定填写施工过程检查记录。调试完成后应将系统各部件及联动设备恢复正常状态。

3. 气动驱动装置的管道安装后应做气压严密性试验,并合格。

4. 灭火剂输送管道安装完毕后,应进行强度试验和气压严密性试验, 并合格。

气体灭火系统灭火剂输送管道注意事项(二)

7、气体灭火系统灭火剂输送管道的施工,无缝钢管采用法兰连接时,应在焊接后进行内外镀锌处理。已镀锌的无缝钢管不宜采用焊接连接,与选择阀等个别连接部位需采用法兰焊接连接时,应对被焊接损坏的镀锌层做防腐处理。

8、管道穿过墙壁、楼板处应安装套管。穿墙套管的长度应和墙厚相等,穿过楼板的套管长度应高出地板50mm。

9、管道与套管间的空隙应采用柔性不燃烧材料填塞密实。

10、管道末端喷嘴处应采用支架固定,支架与喷嘴间的管道长度不应大于500mm。公称直径大于或等于50mm的主干管道,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至少应各安装一个防晃支架。当穿过建筑物楼层时,每层应设一个防晃支架。当水平管道改变方向时,应设防晃支架。

11、气体灭火系统灭火剂输送管道安装完毕后,应进行水压强度试验和气压严密性试验。

12、气体灭火系统灭火剂输送管道在水压强度试验合格后,或气压严密性试验前,应进行吹扫。吹扫管道可采用压缩空气或氮气。吹扫时,管道末端的气体流速不应小于20m/s,采用白布检查,直至无铁锈、尘土、水渍及其他脏物出现。

13、气体灭火系统灭火剂输送管道的外表面应涂红色油漆。

气体灭火系统防护区基本要求:

1、围护结构及门窗的耐火极限均不宜低于0.5h,吊顶的耐火极限不宜低于0.25h。

此要求是需要防护区的围护结构必须能够抵御初期火灾,使得灭火剂在防护区内在一定的时间内维持足够的浓度,达到浸渍时间要求。

2、防护区围护结构承受内压的允许压强,不宜低于1200Pa。

气体灭火系统喷放时,防护区开口均自动关闭,防护区内压强增加,必须能承受一定的压强。防护区的泄压面积的计算公式,就是以防护区围护结构能承受的允许压强为基础计算的。

3、喷放灭火剂前,防护区内除泄压口外的开口应能自行关闭。

对防护区的封闭要求是全淹没灭火的必要技术条件,因此不允许除泄压口之外的开口存在,防护区开口包括门、窗、防火阀等都必须自动关闭。

自动生产线上的工艺开口,也应做到在灭火时停止生产、自动关闭开口。

4、灭火后的防护区应通风换气,地下防护区和无窗或设固定窗扇的地上防护区,应设置机械排风装置,排风口宜设在防护区的下部并应直通室外。通信机房、电子计算机房等场所的通风换气次数应不少于每小时5次。

目前的气体灭火剂都较空气重,因此排风口宜设在防护区的下部,排风口应该直通室外,不具备条件的场所,必要时必须增加排风管。对于地上防护区,当防护区有开启的外窗时,可根据情况确定是否设置机械排风装置。

通信机房、电子计算机房等场所经常有人员出入,且设备重要,因此通风换气次数应不少于每小时5次。

5、防护区应有保证人员在30s内疏散完毕的通道和出口。

以上信息由专业从事备压式气体灭火系统的念海消防于2024/5/16 7:21:02发布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www.zhizhuke.cn/qyzx/sznianhai-2753314670.html

上一条:无缝钢管批发来电咨询「多图」

下一条:莱州冷板镀锌板开平机信息推荐「福旺机械」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蜘蛛客社区立场。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附上出处及文章链接。

本页面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天助分类信息行业资讯对此不承担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 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粤ICP备102008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