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大陆的标志性岩石,花岗岩构成大陆上部地壳的基础,且花岗岩的形成过程通常与大陆的构造作用、变质作用和成矿作用密切相关。从地质科学尚处于摇篮阶段的18世纪起,花岗岩成因问题就是众多争论的主题。有关花岗岩成因的论战,可见Gilluly(1948)、Pitcher(1993)和Young(2003)等人的论著,在此不一一列举。需要提到的是,自板块构造理论在20世纪60年代问世以来,有关花岗岩成因的诸多解释,都被置于板块的理论框架中去重新认识。通常在石材的背面滴上一小滴墨水,如墨水很快四处分散浸出,即表示石材内部颗粒较松或存在显微裂隙,石材质量不好。在许多情况下,认识似乎趋向一致,但实际争论仍在继续。
关于“岩浆”习性方面,如果不假定有水的存在,那么就会有许多情况不能够很好地解释,这一点早巳受到重视。在花岗岩的情况里尤为重要,因此这里有必要事先叙述一下十多年前复兴起来的一个问题。斯帕兰茨尼(Spllanzani,1794)可能是先认识到水必须在熔融态岩石中出现的成因意义。其后,施科劳普(Scorp,1825)曾探讨过水在熔岩当中的赋存意义,而舍雷尔(Scheerer,1862)则更明确地把水的存在跟花岗岩岩浆联系在一起了。关于花岗岩化(酸性物质的迁移)的概念要追溯到1836年莱伊尔的时代。
应用:花岗石的用途根据晶粒大小分:晶粒细小的可加以磨光或雕琢,作为装饰板材或艺术品:中等粒度的常用于修筑桥墩、桥拱、堤坝、海港、勒脚、基础、路面等;除了正式的落膛做法,还有在此基础上的简化的做法,如砖圈做法,砖池子(方池子和海棠池)做法。晶粒粗大的轧制成碎石,是混凝土的优良集料。由于花岗石耐酸,还用做化工、冶金生产中的耐酸衬料和容器。
选购:1、检查所提供的石材为天然石材,其材料性能是否满足或优于天然花岗石(JB/T 7974--2001 )。
以上信息由专业从事花岗岩桥梁的登坤艳建材于2025/5/24 11:40:43发布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www.zhizhuke.cn/qyzx/szdkyjc-28647277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