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正确的引拍是在你盯球预判的基础上,与步法的移动和身体的转动是同时进行的。换句话说,在移动身体的同时,完成转身和引拍。
二、来球速度决定引拍幅度的大小,来球速度越快,反应时间越少,引拍的幅度越要小一些,甚至不引拍,靠身体转动和手臂直接击球。反之,引拍的幅度可以大一点。
三、距离球台的近远决定引拍幅度的大小,距离球台越近,引拍的幅度越小,反之幅度越大。
四、来球的旋转性质决定引拍的高低,下旋球,你的引拍至少要比来球低,下旋越强烈,引拍越低于来球。反之,如果是上旋球,你的引拍与来球等高或不低于来球,上旋越强烈,引拍越高,上旋特别强烈的来球,从上至下击球你才能保证回球不出界。
五、来球反弹起来的高低程度决定引拍的高低,来球越高,引拍越高,反之来球越低,引拍越低。
在面对接对方拉的弧圈球时,长胶有一板“磕”的技术非常实用。即在来球刚刚从台面弹起时,就迎球出拍,拍形基本上与台面垂直,当来球上旋强烈时,应适当增加压拍角度,控制好用力,防止回球出界。
磕在击球时稍带有一个侧向下切的动作,回球下沉比挡更为明显,因此威胁更大,适用在来球速度不是太快,上旋不是太强烈的情况下。
动作要领
在运用磕时,球拍的起始位置在胸前,因为是对付速度比较慢的来球,伸手不要太早,当来球过网后,在上升期击球合适。
拍形保持垂直或略后仰,特别是回击旋转较强的加转弧圈球时,不能看来球很转,就把板形下压,这样会打“滑”的。
接触球的后中部,手臂向前下方用力。此时手腕一定要固定,向下用力要柔和一些,用力方法有点像正、反胶的减力挡。在击球过程中,要带一点摩擦,不能直接推出去,那样对球就会失去控制。
在身体控制上,在磕的全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收腹、含胸。因为一般情况下,磕过去的球运行距离是比较短的,可调节的范围很小。这就要求身体和手上的控制要非常精细,不然的话,就会使球不过网,造成失误。
震手
乍一看会以为震手是一种技术动作,其实它只是表示一种状态,说的是击球过程中球拍的震颤被手感应到。通过震手的强弱程度可以判断出击球力量的大小,进而去调整发力大小,更好的控制球拍。当今,弧圈球打法风靡世界乒坛,所以,削球者如欲立足,则必须削好弧圈球。此外,通过感应震手还可以判断出球拍的对振动的传导性,进而判断出球拍的品质。
锁肩
经常听人说击球前要锁肩?锁肩到底指的是什么呢?在拉球的时候为了控制球拍的角度,大臂在移动的过程中保持固定的角度,犹如大臂和肩膀的连接处被锁住一样不能转动。锁肩后借助腿部蹬地和腰部的力量把小臂甩出,发力过后大臂即可解。
握拍方式
乒乓球的握拍方式有两种:直拍和横拍。
欧洲人主要用横拍,因为横板力量较大,且易拉弧圈,符合欧洲人的习惯 。而直板只是亚洲人在用,而且用的人渐少。原因是直板虽较灵活,但力量太小。以前用直板的人会选择正胶快攻,如刘国梁,但这种打法如今已没有了。基本动作:用生胶反手的拍型要比反胶的上挺一些,主要是因为生胶击球下沉。 总体来说,直板速度快,近台优势;横板力量大,中远台优势。总之是各有千秋。
以上信息由专业从事下旋球乒乓球发球机生产商的双蛇体育于2025/5/1 13:56:08发布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www.zhizhuke.cn/qyzx/shuangshe-28592027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