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是身体有些僵硬,发力不协调,用手发力过多等综合原因造成的,简单说几点:
1、先从近台开始练习拉球,要好多球练习
2、先从下降初期练起
3、身体放松,引拍要放松,多用腰胯带着手臂引拍和击球,击球前20公分再集中发力
4、转换要有感觉,可以多做徒手挥拍体会
5、李晓东指导曾经说过一个“二八理论”,引拍和迎球用二分力,击球前瞬间发力要释放力量,当然,不是用十分力,而是相对而言。
发球、接发球和发球抢攻是乒乓球实战中的重要环节,一般统称为“板”。由于每一分球的争夺都是由此开始,所以处理好“板”往往能起到先发制人的作用,这也正是中国乒乓球队长盛不衰的传统法宝之一。
发球技术一般由抛球、挥拍触球两部分组成。总结各类发球技术,他们的关键点有如下3点:
1、握拍时虎口不宜过死,以保证手腕和手指的灵活性。
2、引拍尤其是手腕的引拍动作要充分。
3、手臂和手腕向前、向下的发力要讲究技巧,使球既不致下网也不致弹跳过高或出界。
4、球拍摩擦球的部位和用力方向要准确,尽量用相似的动作发出不同旋转的球。
弧圈球发明于日本,也可以说是削球孕育了弧圈球。上个世纪50年代,日本有个大学生叫中西义治,在大学生的比赛中他总是输给横握球板,以削球打法为主的另一个大学生涩谷五郎。中西义治就尝试向上提拉,但这种方法球不是出界,就是下网,况且球的运行速度慢,弧线高,旋转弱,根本对削球打法的涩谷五郎构不成威胁,为此中西义治非常郁闷。站位近台的情况下,步法移动够快,你击球的效果和威胁就会大大增加。有一次他偶然发现压住板,向前拉居然能把球拉过网,他喜不自禁,反复练习终于掌握了弧圈球旋转的奥秘终于在比赛中大发异彩战胜了老对手涩谷五郎,从此人人模仿,弧圈球这项新技术在日本传播开了。
退台的原因除了步法跟不上之外,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是击球时机晚!你说你们打球速度都比较慢,是指动作慢呢还是球速度慢,我想其中有动作慢的成分,也有球速慢的成分。既然球速不快,那为什么还要退台?拍型,从动图上面看有一个压拍型的动作,建议大家注意的是国手在击球瞬间的拍型。先不说步法移动的问题,是你的击球时机太晚造成了不得不退台,以空间换时间去击球。
所以,解决办法有三个:
一是保持正确的击球预备姿势,便于脚步快带移动;
二是迎前击球,在球的高点期以前击球,争取足够的击球时间,可以避免时间来不及的问题;
三是加强步法移动训练。站位近台的情况下,步法移动够快,你击球的效果和威胁就会大大增加。
可以试试以上方法。
以上信息由专业从事乒乓球俱乐部乒乓球发球机价格的双蛇体育于2025/8/17 9:31:48发布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www.zhizhuke.cn/qyzx/shuangshe-28817524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