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发热的特点发热部位感温点初期表现为不升不降或微弱上升趋势,发热后期粮温上升较快。发热的部位一般在粮堆的中下层,以底层发生普遍。主要是受温湿度的影响引发害虫而造成的,若按常规施药法熏蒸,杀虫不,重复熏蒸次数多。往往引起发热部位粮食水分升高,特别是接触地坪及表层粮食水分升高较快,此部位粮食极易结块、霉变。
3预防及解决对策在秋冬季节转换时,要适时打开门窗及揭除物料进行自然通风降温降水。在此期间粮堆发生结露或微生物活动引起的发热,若在粮面,采取翻倒通风的办法解决,若在中下部,则用机械通风的办法解决。对入库的高水分粮或高温粮,要适时分段进行机械通风。在10~11月份以降水为主、降温为辅,把水分降到5%;到12月份以降温为主、降水次之,将粮温降至15~18℃;到翌年1月份以降温为主,把粮温降到10℃以下。
毒物控制措施:目前粮食仓虫防治技术主要有物理机械防治技术,植物性杀虫技术,电、磁、辐射等新技术。诱捕技术、低温储粮技术、干燥技术、气调技术是目前物理防治方面的主要技术。瓦楞纸捕器、探管状捕器、粘胶型捕器、陷阱状捕器和萨瓦纳捕器是在诱捕技术中的常用工具;后三者为科学绿色储粮的主要方式,主要通过调节和控制粮温、粮食水分、粮堆中的气体成分来达到科学储粮的目的。物理防治技术有利于减轻粮食仓储作业人员的健康危害,减少储粮害虫化学药剂抗药性。发达国家先开始对植物性杀虫剂进行开发和利用。主要方式包括植物或者药材的直接应用、植物或药材活性成分的分离与应用、植物性杀虫剂间的复配或者化学复配、以植物中的活性成分为主要成分合成的新型植物性杀虫剂。应用电、磁、辐射等新技术如电子束辐照食品技术可以检出粮食内部尚未成熟的隐蔽性虫情,可以有效的杀虫、灭菌、消毒、防霉;此技术还可减少由于使用熏蒸对粮食及其加工食品中造成的熏蒸剂的残留量。
工作人员必须要严格把握好粮食入库品质方面的问题,降低粮食入库时的损耗,包括自然和人为的。粮食进行保管时,有必要对各样的保管技术做好综合应用,如储粮技术,控制环境技术,降低虫霉滋生,减少通风出现的损耗。出库过程中,使用通风技术,可以很好提升粮食水分。扦取样品粮油入库烂熟于心的六大套路对于包装粮采取人工扦样的方法,使用包装扦样器,按来粮的总包数,随机对一定数量的粮包抽取样品,对于散装粮通常采用散装粮扦样器,按来粮量的多少,确定取样点的位置和取样量。
以上信息由专业从事粮库门窗厂家的上谷仓储设备于2025/8/18 10:06:49发布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www.zhizhuke.cn/qyzx/sgccsb123-28820197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