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石雕艺术注入了新的动力和灵感。泉州是一座魅力的海滨城市,这里绿树环绕气候宜人;各种生态公园遍布在城市的角落里。位于泉州西北面的西湖公园,在红砖白石和青山绿水的环绕下,显得分外妖娆。许多栩栩如生的石雕工艺品点缀着公园,让西湖公园呈现出与众不同的艺术文化气息。你看,石雕工艺品散落在在石拱桥上,就变成了形态各异的石雕狮子,到了亭台楼阁门前,就变成了威武的石雕狮子和慈祥的石大象。石雕大象石雕大象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可以摆放在各种场所门口;当然也可以摆放在公园景区内。
另外在单块石面上,还见到两尾反向的一对大头长条形动物图像,初看容易让人想到这是双大耳双大眼但没有角的神物,由于带着一条长蛇状身躯,容易联想到是龙形。我觉得这应是虎的俯视之形,与二里头遗址发现的绿松石虎构形相同——大方头,长身条。两处的发现虽材质不同,但表现的属同类神物无疑。那件绿松石制品自发现以后一直被认作是龙形,我已作过探讨,将它还原为虎形。
如山东日照两城镇出土的一件玉圭,正反都刻画着神面,神面眼形与嘴形互有区别,这就是一件两面神玉圭。更早的证据还可以前溯至长江中游地区的大溪文化:重庆巫山大溪遗址出土过一件大溪文化两面神石雕像,是在一片长圆形石片的正反面雕刻出相似的神面。史前中国两面神信仰与崇拜的形成,应当不会晚于距今6000年前。分析推断古代传说中的伏羲与女娲、西王母与东王公这样的对偶神崇拜,当与更早的两面神崇拜存在关联,这种关联的意义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石雕在中国历史悠久。在漫长的旧、新石器时代,石器加工是岭南原始先民谋生的手段。从人类艺术的起源就开始了石雕的历史。可以说,迄今人类包罗万象的艺术形式中,没有哪一种能比石雕更古老了,也没有哪一种艺术形式能工巧匠它更为人们所喜闻乐见、万古不衰。石作行业分为大石作和花石作,大石作匠人称为大石匠,花石作匠人称为花石匠,建筑石雕作品属于花石作。常见的石雕工具有錾子、扁子、锤子、剁斧、剁子、刀子、哈子、墨斗、直尺、拐尺、线坠、画签等。錾子是打荒料和打糙的主要工具。普通錾子直径一般在1厘米左右。
以上信息由专业从事佛像雕塑定制的一木雕塑于2025/7/2 12:04:05发布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www.zhizhuke.cn/qyzx/qyxx-28739005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