缠绕膜主要以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为基材,部分产品会添加茂金属PE(MPE)等改性材料,并通过增粘剂实现自粘性。以下是具体说明:
缠绕膜,又叫拉伸膜、热收缩膜,国内早期以PVC为基材生产,但由于环保问题、成本高、拉伸性差等原因,在1994~1995年国内开始生产PE拉伸膜时逐步被淘汰。目前,PE缠绕膜已成为主流,其基材以LLDPE为主,包括C4、C6、C8及茂金属PE(MPE)等。
PE缠绕膜在加工合成过程中,因为合成工艺的不同,大体分为三种,如LDPE、HDPE、LLDPE。其中,LLDPE缠绕膜具有良好的热塑性、透明性,韧性极强,能够保持良好的包装效果,适合远途运输的包装,且不易切碎,耐高温。
此外,缠绕膜的自粘性主要通过添加增粘剂实现,如PIB、VLDPE等。PIB为半透明粘稠液体,直接添加需有设备或对设备进行改造,一般均采用PIB母料。掺混VLDPE则粘性稍差,但对设备没有特殊要求,粘性相对稳定,不受时间控制,但也受温度影响。三层共挤多采用掺混VLDPE的方法。
耐低温性能
适用温度:可在-50℃至60℃范围内使用。
应用:冷链物流、北方冬季运输等场景。
案例:冷冻食品包装后,在-18℃环境下仍保持良好性能。
抗静电性能(可选)
功能:添加抗静电剂,防止静电吸附灰尘或损坏电子元件。
应用:电子产品、精密仪器包装。
优势:减少静电对货物的损害,提高包装安全性。
印刷适应性(可选)
印刷方式:可进行柔版印刷、凹版印刷等。
应用:企业LOGO、产品信息等印刷。
优势:提升品牌形象,便于货物识别与管理。
对于表面光滑的货物,选择合适的拉伸缠绕膜厚度需综合考虑自粘性需求、运输环境、货物重量及包装效率。以下是具体建议及分析:
推荐厚度范围
常规场景(轻至中型货物):
15 - 25μm
适用场景:玻璃制品、金属板材、塑料制品、电子产品等表面光滑且重量较轻(如单件≤20kg)的货物。
优势:
膜层较薄,贴合性好,能紧密包裹货物表面。
自粘性足够(建议选择自粘力≥1.5N/25mm的膜),可避免运输中滑动。
成本较低,适合短途或室内运输。
案例:某电子厂包装平板电脑(单件5kg),使用20μm缠绕膜,自粘性良好,包装效率提升15%。
重型或长途运输场景:
25 - 35μm
适用场景:重型金属部件、大型玻璃幕墙、工业设备等(单件>20kg)或需长途运输的货物。
优势:
厚度增加,抗拉伸和抗穿刺性能提升,减少运输中因震动或摩擦导致的破损。
更好的缓冲性能,保护货物免受轻微碰撞。
案例:某建材公司运输重型玻璃(单件50kg),改用30μm缠绕膜后,破损率从8%降至2%。
以上信息由专业从事平舆缠绕膜厂家的信阳盛源包装于2025/8/24 20:09:04发布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www.zhizhuke.cn/qyzx/qyxx-28834964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