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加气块设备生产工艺,之间都有密切的联系,用户在操作中应严格的按照操作标准,确保正常生产,完成生产任务等。在加气块设备吊运过程中,应防止哪些损伤呢,小编告诉您。具体实施办法:定期对称量系统用砝码校验,检查各下料阀门是否密封完好,如泛起下料高度、容重异常波动时应即时复验,以保证加气混凝土按配比计量的正确性,同时还必需保持控制室、各称量控制系统的清洁。 1,加气砌块出现掉角现象,由于在吊运脱模的过程中,模具的晃动会造成棱角的损坏。所以应该以设置脱模导向槽(杆),或以人工扶持,单钩吊改为双钩吊。
2,如果出现坯体断裂,操作人员应保证操作的平稳度,空模起吊过程中,应保持两端的均匀度,保证操作熟练,防止出现下滑现象。
3,吊运时,保证坯体的强度,不得有粘模现象,及时清理模底板,添加润滑剂保证其润滑度。同时检查模框连结的密封度,保证模框角平整,无磨损过度等。

蒸压釜改造原因:(1)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坯体切割后坯体上下两面没有去皮,在坯体竖切割过程中,为了不让坯体受损伤,要留一部分边角料,由于此时的坯体强度较低,人工无法去除,只能和成型加气砌块一起蒸压,当加气砌块蒸压完成后再通过人工对该底皮去除,这就存在底部余料和成型加气块一起蒸压,延长了蒸压时间,增加耗能和影响产能,蒸压出釜后要进行人工去底,增加了生产工序的工时与劳动力成本。由于蒸压后的底皮与侧板粘性高,人工去底皮劳动强度很大,尤其在夏季,出釜产品温度在60℃以上,工人容易中暑。加气混凝土砌块设备在生产时,后的一个步骤就是成品砌块的储存及摆放问题。由于工人工作环境较为恶劣。灰尘大,夏天温度高,工人休息率高、流失率大,工人难管理。由此产生的问题是出釜工序的工人很难招聘,人员定员困难,影响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
(2)坯体上下两面没有去皮,厚度一般在20mm~40mm分别占成品体积的2.4%~4.8%,出釜后有一部分废料可以经破碎球磨回收利用,但增加了人工、能源和材料的消耗,加大了生产成本,对于无法利用的那部分废料,需要场地长期堆放,占用堆场。特别是在钢结构工程中采用蒸压加气混凝土板作围护结构就更能发挥其自重轻、强度高、延性好、抗震能力强的优越性。造成资源和能源浪费。
(3)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蒸压后采用人工出釜。由于加气砌块在蒸压后,坯体的横向切割缝粘性比较高,工人只有用斧头、铁锤、撞击分离后再用人工搬运至托盘上,这样就会造成加气块的二次破损,破损率达到2%~3%,还影响成品的整体外观。
(4)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在蒸压后,采用人工出釜,每个班需要出釜工5~8人,两班制生产,出釜工共l0~l6人,按每个工人年薪7万计,年支付工人工资在70~112万元,且生产效率低,理论每年可生产20万m³,实际只能生产15万m³,每年损失5万m³加气砌块销售量,直接影响年销售额1200万元。如何合理的安排每一位员工什么时间做什么事,做到有效的利用生产力,已达到工序和时间上的恰当结合。

(一)工艺认证与评估

(二)加气混凝土板材工艺流程
1、钢筋网笼的准备:首先将盘圆钢筋通过调直机加工成所需要长筋(断筋)的尺寸,然后把钢筋通过网片焊机制作成各种规格的网片,接着将制作好的网片通过悬挂焊机架,焊接成所需要的网笼,再将网笼通过网笼吊具,吊运到防腐剂浸漆槽内,使网笼整体涂满漆料,吊运烘干箱进行油箱烘干。②、石灰、石膏进厂后经过破碎、球磨,本工段工作制度为间歇式生产,原料进厂后,连续破碎成粒度≤25mm的颗粒,由斗式提升机经三通溜子分别送入仓内存放待用。再将烘干好的网笼吊运到网笼组装区等待组装。
2、网笼的组装与插拔钎过程:组装过程将网笼按规格组装在柜架上,用钎架定位网笼,用钢钎固定网笼。
组装好以后,用插拔钎行车吊运到相应位置,等待插钎,也就是将浇注好的横模箱运行到相应位置,由插拔钎行车将网笼柜架放入到模箱内,且以定位孔定位。然后再将横箱输送到静养室静养。5、加气砖设备生产的砌块隔音因具有特有的多孔结构因而具有一定的吸声能力。直到坯体切割为止,将静养好的横模箱运送到拔钎位置。通过插拔钎行车整体拔出,再运到空翻行车下等待切割。
(三)加气混凝土板材的用处
ALC加气板材根据用途可分为隔墙板、外墙板、屋面板(楼板)、防火板等应用于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等工业民用建筑。
以上信息由专业从事板材生产线价格的方盛机械于2025/9/1 8:57:18发布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www.zhizhuke.cn/qyzx/qyxx-2885408447.html
下一条: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