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输水灌溉工程的标准低。20世纪80年代初期大规模发展起来的数千万亩管道输水工程,是在边研究边推广中发展起来的,从立项、设计、施工到验收都缺乏严格规范的标准。
管网布置
依据地块、道路、水源位置等情况,按照使管线短,控制面积大,便于机耕,管理方便,节约用水的原则布置管道系统:①管道系统采用树状管网布设;
②干管平行种植方向,支管垂直干管布置,采用两侧分水灌溉;
③出水口间距在50m,支管间距100m。具体布置方案为从在地块南边机井向北引出一条长为150m的干管;2、井点冲孔施工时,应保持孔径上下均匀、垂直,冲孔深度应比滤管底加0。由机井开始在干管50m、150m处依次布置两条东西向的支管,每条支管长200m,均以间距50m布置5个给水栓,全地块共布置10个给水栓,给水栓双向分水,每个给水栓的控制面积为7.50亩。
出水口的使用情况:
出水口是现在农田改革中使用比较频繁的设备,农民朋友可能是比较注意出水口流量,对于它内部的使用情况不是特别的了解,所以这篇文章就是给大家介绍一下,这样对于我们后期的维护会有一定的好处。
1、出水口的闸板随阀杆一起作直线运动的属于明杆类产品,通常在升降杆上有梯形螺纹,通过阀门顶端的螺母以及阀体上的导槽,将旋转运动变为直线运动, 也就是将操作转矩变为操作推力。
2、在开启出水口时,当闸板提升高度等于阀门通径的1:1倍时,流体的通道完全畅通,但在运行时,此位置是无法监视的。
3、实际使用时,是以阀杆的顶点作为标志,即开不动的位置,作为它的全开位置。
4、为了避免在温度变化时出现现象, 通常在开到顶点位置上,再倒回1/2-1圈,作为全开阀门的位置。因此,阀门的全开位置,按闸板的位置来确定。
以上就是小编给大家搜集的关于出水口的使用情况,其中也是提到了几点需要注意的事项,所以我们大家在以后使用的时候可以注意一下,及时解决使用维护的问题。
采用玻璃钢出水口喷灌、滴灌、渗灌等节水工程,一次性投入,从打机井,配套管道、电源等设施,再到发展喷灌、滴灌,亩均需投入大约2000多元.这个投入对于农民来说,表明上看起来很高,但是从长期来看,是可以通过收成了进行巨大回报的,有效的灌溉无疑将极大提高农业单产,能够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短短几年时间内就可以完全收回成本.当然,农民组织有其特点,在进行投入时,政府应该主动加大投入,从财政上予以大力支持.
以上信息由专业从事防冻给水栓厂家的九州通给水设备于2025/8/26 5:09:13发布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www.zhizhuke.cn/qyzx/qyxx-28837535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