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的文化和礼仪
白酒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礼仪规范。在白酒文化中,饮酒仪式、酒器文化和酒文化节庆等都体现着人们对白酒的热爱和崇尚。在参与白酒文化活动时,了解和遵守相应的礼仪规范是必要的。
白酒与健康
适量饮用白酒对于人体有一定的益处,如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调节胃肠功能等。然而,过量饮酒则可能对健康造成损害。合理控制饮酒量,注意饮酒时间和场合,对于健康的维护至关重要。
玉米酒
不同于高粱酒的香,玉米酒的典型特点是甜。
玉米的胚芽中脂肪含量高,发酵后易产生邪杂味(即玉米味),如不对玉米进行脱胚处理而直接粉碎做生料,因酒醅与酒曲发酵不充分而产生一定的水臭味。
因此有经验者都会做熟料,熟料固态发酵,空气中众多的生物参与反应生成众多微量成分,可有效中和这种邪杂味,从而酿制出更加美味香甜的玉米烧。
大米酒
大米所含的淀粉含量高,蛋白质以及脂肪的含量比较少,以大米为原料发酵,用白酒制作设备蒸馏出来的成品酒酒质较纯净、杂味少,这也是为什么有“大米醇”一说的原因。
大米不带壳,蒸熟的大米饭黏性相对于高粱、玉米更大,所以泡粮、蒸饭时一定要注意水份控制,避免黏性太大结团而导致透气性不好,影响发酵。
清香型:碎高粱拌上酒曲,在地缸里进行发酵。因为缸内压强大,化学反应加速,恒温环境给微生物的繁衍创造了条件,芳香因子得以快速释放,差不多20天左右就能完成取酒,讲究“一清到底”。这种酒口入清爽,但后味不足。
兼香型:工艺接近于浓香,续糟工艺,可以归属于浓香的一个变种。一般是兼具两种香型的酒特点。
通过工艺也能看出来,尤其是坤沙酱香酒,喝过之后舌头是有厚重粮食味的,咽下去之后舌尖轻盈,酒滑过喉咙像吞块玉一样舒服。再喝普通的酒,就会感觉寡淡无味,只有酸涩辛辣味,如果口感上区分不出来,多半是喝到酒精勾兑或是掺着碎沙的酱酒了。
我国传统的白酒酿造工艺为固态发酵法,在发酵时需添加一些辅料,以调整淀粉浓度,保持酒醅的松软度,保持浆水。常用的辅料有稻壳、谷糠、玉米芯、高粱壳、花生皮等。
白酒酿造
酒曲、酒母 除了原料和辅料之外,还需要有酒曲。以淀粉原料生产白酒时,淀粉需要经过多种淀粉酶的水解作用,生成可以进行发酵的糖,这样才能为酵母所利用,这一过程称之为糖化,所用的糖化剂称为曲(或酒曲、糖化曲)。曲是以含淀粉为主的原料做培养基,培养多种霉菌,积累大量淀粉酶,是一种粗制的酶制剂。目前常用的糖化曲有大曲(生产名酒、Y质酒用),小曲(生产小曲酒用)和麸曲(生产麸曲白酒用)。生产中使用Z广的是麸曲。
以上信息由专业从事百年古坊酒厂的泸州巴蜀液酒业于2025/5/1 17:09:43发布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www.zhizhuke.cn/qyzx/qyxx-2859264317.html
下一条:乳液型界面剂服务介绍「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