蕲艾和艾草的区别
1、药用价值:蕲艾具有温经止血、散寒止l痛的功效,常用于治l疗月经l不调、痛l经等妇科l疾病。而艾草则更偏向于祛湿散寒、温通经络,对于关节l炎、风l湿病等疾病有着显著的疗l效。
2、外形不同:蕲艾植株高大,高150~250厘米,香气浓烈。艾草略粗长,直径达1.5厘米,侧根多。
3、味道与香气蕲艾:味道醇厚芳香,具有特殊的香味。艾草:味道则相对清新。
艾灸作用
温经散寒
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有赖于气血的作用,气行则血行l,气止则血止,血气在经脉中流行,完全是由于“气”的推送。灸法正是应用其温热刺激,起到温经通痹的作用。通过热灸对经络穴位的温热性刺激,可以温经散寒,加强机体气血运行,达到临床治l疗目的。所以灸法可用于血寒运行不畅,留滞凝涩引起的痹证、腹泻等疾病,效果甚为显著。
防病保健
艾灸上穴可使人胃气盛,阳气足,精血充,从而加强了身体抵抗力,病邪难犯,达到防病保健之功。现代,灸疗的防病保健作用已成为重要保健方法之一
艾灸事项
1. 艾灸的不良反应,一般无不良反应,但由于体质和症状不同,开始施灸可能引起发热、疲倦、口干、全身不适等反应,一般不需顾忌,继续施灸即能消失。
2. 施灸后,要避免着凉,秋冬季待穿戴整齐后,头上和身上的汗消下去后,再出门。春夏艾灸后,也要注意保暖。施灸的当天不要洗澡,以免染上风l寒。
3. 在艾灸之前后,都要喝一杯温白开水,有利于艾灸后排l毒
艾灸,别称灸疗或灸法,是用艾l叶制成的艾l条、艾l柱,产生的艾热刺激人体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l病目的的一种治l疗方法。
艾灸后的注意事项
保暖:艾灸后身体毛孔张开,易受风l寒侵袭,因此要做好保暖工作,避免身体受凉。
饮用热水:艾灸后应饮用温开水,有助于排出体内的毒l素,不要喝温度过低的水。
避免洗澡:艾灸后半小时内不要洗澡和洗手,以免受凉。同时,尽量不要碰潮湿的物品,如热毛巾等,以免湿气入l侵给身体造成不适。
以上信息由专业从事蕲艾睡眠管理的蕲之艾于2025/5/8 12:17:40发布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www.zhizhuke.cn/qyzx/qizhiai-28608714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