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化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含酸废水的处理方法将生产酸化油产生的废水导入隔油池分离出油层得到隔油后的废水;用氧化钙悬浊液调节隔油后废水的pH值至8~10进行中和絮凝处理得到中和絮凝处理后的废水;将中和絮凝处理后的废水浓缩蒸发得到蒸馏液;将蒸馏液进行好氧处理得到达到排放标准的液体。在蒸发前采用了氧化钙悬浊液中和絮凝处理工艺,使进入强制循环蒸发器的废水中的有机物和盐明显降低,所以浓缩后的浓缩液较未处理时明显减少。大型酸化油废水处理节能工艺
应用领域
生产酸化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的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酸化油是指对油脂精炼厂所生产的的副产品皂脚进行酸化处理所的得到的油。酸化油本质上是脂肪酸,其中含有色素以及未酸化的甘油三酯、甘油二酯、单甘脂(中性油)等多种成分。
酸化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含酸废水具有高盐、高酸、高COD(化学耗氧量)、高色泽的“四高”特征,因此目前没有成熟的处理工艺,大部分的企业均无法处理,仅有少部分企业尝试用MVR浓缩蒸发的方法和培养耐盐菌的方法进行少量处理。其中MVR浓缩蒸发的工艺存在的主要问题为浓缩液多,而浓缩液液属于饱和盐溶液,且是杂盐,非常难处理。大型酸化油废水处理节能工艺
提供了一种酸化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含酸废水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酸化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含酸废水导入隔油池分离油层,得到隔油后的废水;
2)用氧化钙悬浊液调节所述步骤1)得到的隔油后废水的pH值至8~10,进行中和絮凝,固液分离后得到分离液;
所述上层油层包括甘油二酯、甘油三酯和脂肪酸。
得到隔油后的废水后,用氧化钙悬浊液调节得到的隔油后废水的pH值至8~10,进行中和絮凝,固液分离后得到分离液。
酸化油废水生产工艺
溶入废水中的空气由于突然减到常压,便形成许多细小的气泡逸出,从而实现上浮。上浮池内的上浮时间一般不小于 1小时。目前常采用将经过上浮处理的部分废水(30~50%)加压回流进入未经加压上浮处理的废水中实现上浮的方法。其优点是加压废水量小,可减少电耗,同时可以防止未处理的废水中油品在加压溶气时进一步乳化。真空上浮法是使废水中的气泡在减压(真空)条件下逸出的。
溶气上浮法的主要优点是产生的气泡直径可小到30~120微米。气泡直径小,在供气量相同时,气泡吸附时的比表面积就大,气泡上浮速度减慢,与吸附质点的接触时间增加,可以提高上浮效果。因此,溶气上浮法获得广泛应用。大型酸化油废水处理节能工艺
以上信息由专业从事大型酸化油废水处理节能工艺的青岛蓝清源于2025/5/31 20:34:03发布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www.zhizhuke.cn/qyzx/lqyhbkj-2865734934.html
上一条:电解电容固定胶带来电咨询「多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