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吊篮(高空作业吊篮)现场操作安全措施及注意事项
一、现场操作安全措施及注意事项
有关施工中安全技术、现场操作安全措施规定,劳动保护及安全用电、消防等要求,应按国家及地方颁发的有关规范、规程、规定为准,严格执行。电源必须接地,配备漏电开关。
二、使用注意事项
1、工作平台应有专人操作、保养、维护;
2、工作平台至少有两人操作,应在互相配合下进行安全操作,平台工作人员必须索扣安全带;
3、在现场使用中,距离整机10m范围内不得有高压电线;
4、平台载重量不应超过额定荷载800kg(包括人体重量);
5、当发现平台倾斜时应及时调整,保持水平两边相差不超过15cm;
6、平台在正常使用时,严格使用电动制动器及安全锁刹车,以免引起意外事故;
7、当安全锁锁住钢丝绳后,应把吊蓝稍稍向上开,将安全锁打开,吊蓝方能继续上下工作;
8、平台悬挂在空中时,不能拆装;
9、提升器采用20#机械油,润滑油应定期更换,使用时间20~30天须换新油,以后可根据情况6~12个月更换一次;
10、当上限位报警器作用后,平台自动停止,这时应将平台降低,使上限位开头脱离上限位块;
11、平台内载荷应大致均布,否则会发生倾斜现象;
12、吊蓝使用应符合有关高空作业规定,一般在雷雨、下雾天气或六级风以上不宜使用;
13、吊蓝使用结束后,关闭控制箱及总电源,并将提升器、安全锁用塑料纸包扎,防止雨水渗入;
14、吊蓝不适用于在酸碱液体、气体下使用,不得已用吊蓝时,应将提升器、安全锁与腐蚀性气体、液体隔离,并小心使用。
三、紧急时的安全措施
1、工作时断电,首先关闭电源,防止来电发生意外;如需平台下降回到地面,则小心同时松开两个电磁制动器,使平台缓慢下降,直至地面。
2、工作时断绳后的处理 首先,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撤离工作人员(情况不允许在蓝内),派有关人员进入蓝内(蓝内人也可),将上面送下的钢丝绳串入提升器内在不开s的情况下向上升,看能否正常工作,然后小心松开安全锁,再开s下降到地面,严格检查,才允许重新使用。为落实到施工现场作业人员责任人,及时进行整改,确保检查落到实处。
四、整机保养和运输
1、钢丝绳卸下时,应绕在绳筒上妥善保存;
2、整机露天存放时,应做好防雨措施,特别是提升器、安全锁;
3、 整机搬运:提升器、安全锁、电器箱可整体装运;悬挂机构、平台可拆卸装运。
我方施工人员遵守建设业主、监理和总包的各项安全文明施工管理要求,并接受检查和监督,欢迎和接受上级单位的批评和帮助,把我单位的安全文明施工管理融入工程管理的大环境中去,提高我们的安全施工水平。
电动吊篮参数: 主要技术参数: 额定载重量:630kg(6174N) 爬升速度:7~10 m/min 平台尺寸:3×2000×690×1460 (也可根据用户需要和标准要求) 提升机:2台 电压:380v 功率:1.5KW 整机质量:776kg
带负荷拉刀闸体感项目带负荷拉刀闸体感项目带负荷拉刀闸体感项目带负荷拉刀闸体感项目
安全管理存在的隐患有:
1、建筑企业安全责任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公司经理、分公司经理、 项目经理、专职安全员、施工班组组长,企业各部门安全生产责任制不健全;企业各级、各部门管理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流于形式,是给上级管 理部门检查的样品。工作票等所列的安全措施是否正确完备,是否符合施工现场实际条件,是否满足施工工作的需要。 对管理人员进行抽查提问, 普遍不能完整回答岗位责任制的具体内容。企业各级、各部门管理人员生产责任制的系统性不强, 无具体的考核办法。
2、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目标,施工企业往往不能重视:文明施工管理目标,国家均有明确规定,施工单位往往贯彻不力,或流于形式,或根本未执行。工作负责人、许可人、专责监护人、工作班成员认真履行相应职责,确保工作现场有序工作。企业安全目标,没有分解到企业各部门,尤其是项目经理部,班组,也没有分解到人。目标管理无整 体性,系统性,更无安全管理目标执行的考核措施。
3、尽管施工单位项目部一般都有施工组织设计,但性较强的项目往往缺少专项施工方案的编制,施工组织设计中,无针对性、或针对性不强,写几条原则性的措施,敷衍了事,施工安全管理 过程中无法具体落实,流于形式。
4、施工项目经理部普遍无分部、分项工程安全技术交底资料,即使 有书面交底资料,针对性不强,未履行签字手续,少数项目部 则根本未进行分部、分项工程安全技术交底。
5、建筑企业一般均有定期安全检查制度,但项目部一般没有定期检 查制度,不认真检查,不检查就不会发现安全隐患,自行整改。往往经上 级部门进行抽查或检查后发现安全隐患之后,经督促后才进行整改。
6、 施工企业尤其是项目经理部, 缺少或很少对季节性或临时性农工、 民工进行安全教育, 安全教育不重视, 而现场伤w事故的 80%以上均为民工。
7、现场施工中,普遍未制定班前安全活动制度,特种作业工人未坚 持持证上岗,或持证上岗的人数不够。
体感技术现状及发展研究
体感技术又称动作感应控制技术、体感交互技术,它是一种直接利用躯体动作、声音、眼球转动等方式与周围环境及设备互动,而无需使用任何复杂的控制设备,由机器对用户的动作识别、解析,并做出反馈的人机交互技术。安监人员到场监督时,根据安全看板所列内容即可掌握现场实际工作内容。依照体感方式与原理的不同,主要可分为三大类:惯测、光学感测以及惯性及光合感测。其中惯测主要是以惯性传感器为主,例如用重力传感器,陀螺仪以及磁传感器等来感测使用者肢体动作的物理参数,分别为加速度、角速度以及磁场,再根据这些物理参数来求得使用者在空间中的各种动作。光学感测主要是通过光学传感器获取人体影像,再将此人体影像的肢体动作与设备中的内容互动,经过多年的发展,现在的光学感测技术可同时使用激光及摄像头(RGB)来获取人体影像信息,可b捉人体3D全身影像,可获取更多有深度的信息,而且不受任何灯光环境限制。联合感测技术是将惯测以及光学感测结合起来的技术,将多种传感器应用于b捉人体动作,加大了人体信息的获取量,提高了互动设备的快速性和准确性。
体感技术的内涵及其在体育教学的设计
体感技术也称为动作感应控制技术,它是通过电子设备的某些特殊的方式对学习者的感官动作进行识别、解析,并与机器发生互动行为的技术,在交互的过程中,机器通过预定的感测模式,对用户的某些动作在机器上作出反馈,进而达到提高用户动作的一致性、协调性,让学习者在寓教于乐中提高自身的技能[1]。9、提升器采用20#机械油,润滑油应定期更换,使用时间20~30天须换新油,以后可根据情况6~12个月更换一次。一般地,体感技术的实现主要包括硬件(体感的外围设备)和软件(实现体感技术的系统软件)两大部分,系统中的硬件设备主要是实现对人体动作的识别功能,并以信息数据的方式与电脑相连接,然后,在电脑屏幕上将学习者的动作反映出来,与用户产生交互运动,对学习者的动作进行识别、判断动作的准确性与速度,直接给予学习者以愉悦的体育体验感。而系统的软件能够对硬件系统传递过来的感官、动作信息进行处理,并持续的对学习者的各种感官、动作作出反馈,因此,软件系统对感官、动作信息的处理与感官、动作信息的识别计算是体感技术的关键因素。随着体感技术与现代软件技术的发展,根据体感的方式与原理的不同,将体感技术分为:机械式、光学式、声学式等体感识别技术。例如Kinect就是利用光学技术实现对人体关节点的识别,来实现人体动作的“体感”操作技术,为其在体育教学中提供了应用的基础。
以上信息由专业从事带负荷拉刀闸体感项目的无锡汉安科技于2025/8/26 6:52:28发布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www.zhizhuke.cn/qyzx/kawo2017-2883763428.html
下一条:实木拼板机即时留言「青岛旭泰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