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改变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主动影响和控制作物生长,灌溉技术出现并逐步得到了发展。灌溉是利用人工设施,将符合质量标准的水,输送到农田、绿地等处,补充土壤水分,以改善植物的生长发育条件。中国是世界上发展农田灌溉zui早的国家之一。答:目前为止,滴灌是省水的一种先进的灌溉技术,每个滴头均以水滴的形式将灌溉水源送入植物根部,只需按设计人员拟定作业制度进行作业,完全可满足作物对水的需要。秦汉之前对农田灌溉称为“浸”,到汉代有称“溉”或“灌”的,西汉时“灌浸”和“溉灌”、“灌溉”并用。唐以后习惯用“灌溉”一词,并沿用至今。就农作物的不同生长阶段而言,主要又分为地面灌溉、浇灌、科学灌溉等。

在部分干旱地区,农业灌溉用水显得十分重要,但是由于水资源匮乏,部分灌区没有水源的保证。另一部分地区虽有水源但是灌区的配套措施已经使用了接近20年左右,水源渠道老化,同时由于受到当时现实条件的限制,灌区工程标准低、工程配套差,水源渠道也年久失修,每次过程中渗水、漏水现象严重,稀缺的水没有全部到达灌溉区而是漏在了管道当中;另一方面,大部分需要的农田仍然是大面积的漫灌,一些农田土地坑坑洼洼、高低不一致,用水程度十分严重;再者有的灌区工程老化,失修格外严重,更是有的工程“带病作业”,使得灌溉能力和经济效益大大下降。微喷灌由于水量微小,不会在黏性土壤中产生径流,也不会在沙性土壤中产生渗漏,既可用于平原,也可用于丘陵坡地。

通过节水灌溉,农作物能够得到及时的灌溉,提高了灌溉的保证率,能有效的促进粮食的增产以及增收,这也是节水灌溉工程的主要效益。此外,节水灌溉还能实现节水、节地、节电、等效益我们都知道目前世界淡水资源日益紧缺,而人类对粮食的需求却是不断的上升,淡水资源已经成为农业发展和世界粮食供应的安全威胁。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用水量是逐渐增加,但是水的价格却一直没有增加,加上我国水价政策是相当的不合情理,出现水的价格背离水的价值,我们可以看到水价几年下来都是“一贯制”,经济学上的供求原理在水价上表现得十分失灵。要耕地面积有限、淡水资源紧缺和世界粮食需求上涨之间难题,所以发展节水灌溉成为关键。

以上信息由专业从事园林工程公司的福州雨顺灌溉于2025/9/1 8:43:44发布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www.zhizhuke.cn/qyzx/fzysgg-2885403778.html
下一条: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