蜘蛛客社区 - 商盟推荐
您好,欢迎来到蜘蛛客社区!网站地图
首页 > 环保 > 资讯正文

储油库油气回收检测频次免费咨询「德航特检」

发布者:德航特检 发布时间:2024-05-17 08:15:10

储油库油气回收检测频次免费咨询「德航特检」[德航特检f9306fe]内容:怎样有效控制臭氧污染加油站油气回收系统的检测油气回收系统密闭性检测、油气回收管线的液阻检测以及气液比检测怎样有效控制臭氧污染

     空气质量易受臭氧超标影响,减少挥发性有机物气体排放,可以有效控制臭氧污染,而加油站是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治理的重要阵地,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积极推进城乡加油站油气回收和错峰作业,减少挥发性有机物的排放,促进节能减排,共建绿色社会。

      三次油气回收装置总共分为三个部分,一部分就是咱的一次油气回收,就是咱卸油过程中,通过卸油回收胶管将罐内的油气回到卸油罐车内,二次油气回收装置装在咱的加油机内部,通过集气罩将加油车辆油箱口泄露出来的油气通过真空泵抽到我们罐内。

     然后三次油气回收是我们在罐区装了一个冷凝装置,他会将油气混合物进行降温,降温以后产生的油液通过罐内管道回到油罐内,分离出来可以达到排放标准的空气,通过通气管排放到空气中。

加油站油气回收系统的检测

     加油站油气回收系统运行稳定,对环境和人体安全意义重大。不少加油站因油气回收系统运行不达标而受到处罚,其实加装一套油气回收在线监控系统就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还可以提高油气回收系统运行效率。

      油气回收在线监控系统,是指实时监测油气回收系统运行状态的在线系统,该系统的建设实现了监管部门足不出户对联网的加油站实施24小时监控。系统主要监测油气回收系统的压力、气液比等关键参数,并对相关数据进行记录、运算和传输,是确保油气回收系统正常运行的必要手段。还能及时通知加油站排除设备和系统故障,为加油站保证油气回收装置正常运行再添一把。

      然而,在线监测系统在投入使用前仍需经过当地环保部门认可的第三方检测机构认定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德州德航特种设备检测有限公司是一家的检测机构,本公司目前拥有车用缠绕瓶和钢瓶、无缝气瓶、呼吸气瓶、LNG和低温气瓶、安全阀的检测校验资质;空气呼吸器检测、危化品常压罐车罐检、加油站油气回收检测、油罐车油气回收检测,喷漆房排放检测、油烟检测等计量认证资质;是我测资质较齐全的公司之一,主要从事各种检测维修业务。

油气回收系统密闭性检测、油气回收管线的液阻检测以及气液比检测

     加油站密闭性检测时,首先要封闭整个管道系统,再对包括加油枪、油气回收管线、埋地油罐、呼吸阀在内的油气回收系统进体充压,寻找油气挥发泄漏点。通常检测时先对油罐加压到550Pa,现场操作员关闭氮气阀门,让压力自然下降(或调节泄压阀释放压力)至500Pa时开始计时,检测5min后的剩余压力值与GB 20952-2007《加油站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以确定检测结果是否达到要求。

      液阻检测主要是检测加油机至埋地油罐的地下油气回收管线内各种因素对气体产生阻力的程度。由于加油站地下管线存在坡度、 管线弯曲或其他各种原因,当油气通过管线时遇到较大的阻力;或者凝析的液体积聚在管线内不能回流到油罐。这些问题都将直接影响油气的流动,影响油气回收效率。

      在加油枪的喷管位置处套上一个密合的适配器,适配器两头都添加密封垫圈,防止漏气。该适配器与气体流量计相连,气流先通过气体流量计,然后经过加油枪上的油气收集孔进入油罐。国标规定:1.0≤油气回收设备气液比限值<1.2。在检测过程中,经常发现气液比的值在区间之外,这时就要适当调整加油枪。

油气排放治理要求。

1、油库、加油站的油气回收综合治理方案须按建设项目环保审批权限经县级以上环保部门审批后,方可组织实施。

2、为加强加油站油气污染控制,减少油气污染饶民现象,凡加油站场界距离民用建筑物50米以内的均须加装油气后处理装置,处理储油罐小呼吸产生的油气排放。

3、加油站、油库和油罐车油气回收治理工程完成后,要将治理方案和设计施工图报当地环保局备案,并向所属环保局提出验收申请。

以上信息由专业从事储油库油气回收检测频次的德航特检于2024/5/17 8:15:10发布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www.zhizhuke.cn/qyzx/dezhouluxing-2753941379.html

上一条:江苏无人炼胶生产线厂家服务周到 北京马赫天诚有限公司

下一条:大型压铸模真空热处理加工厂商在线咨询「多图」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蜘蛛客社区立场。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附上出处及文章链接。

本页面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天助分类信息行业资讯对此不承担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 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粤ICP备102008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