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利用核酸分子单链之间互补的碱基序列,通过标记的核酸探针与目标DNA或RNA进行杂交,进而定位和检测特定DNA序列的技术。探针标记可以采用荧光、或者生物素。FISH技术的基本原理是使用已知的标记单链核酸作为探针,按照碱基互补的原则,与待检材料中未知的单链核酸进行杂交,形成可被检测的杂交双链核酸。由于DNA分子在染色体上是沿着染色体纵轴呈线性排列,因此可以通过探针直接与染色体进行杂交,从而将特定的基因在染色体上定位。与传统的性标记原位杂交相比,FISH技术具有快速、检测信号强、杂交特异性高和可以多重染色等特点。该方法适用于植物染色体检测、土壤(泥巴)中细菌检测。
原位杂交技术原位杂交技术(In Situ Hybridization, ISH)是一种在生物样本(如组织切片、细胞涂片等)的原始位置上,通过核酸分子间的碱基互补配对原理,检测特定 DNA 或 RNA 序列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它能保留目标核酸在样本中的空间分布信息,是研究基因表达定位、染色体结构及病原体等的重要工具。一、技术原理原位杂交的原理是核酸分子的碱基互补配对:
探针设计:人工合成与目标核酸(DNA 或 RNA)序列互补的单链核酸片段(称为 “探针”),并对探针进行标记(如荧光、生物素等)。杂交反应:将标记的探针与经过处理的样本(含待检测核酸)孵育,探针通过碱基互补配对(A-T/U、G-C)与目标核酸特异性结合,形成杂交复合物。信号检测:通过检测探针上的标记物(如荧光信号、显色信号),定位目标核酸在样本中的位置和表达强度。
以上信息由专业从事植物组织原位杂交的贝科新肽于2025/8/21 14:57:33发布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www.zhizhuke.cn/qyzx/bkxtbio-28827868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