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风建设。校风建设实际上就是校园精神的塑造,校风作为构成教育环境的的因素,体现着一个学校的精神风貌。在校风体现形式上,校风主要表现在校训、校歌、校徽和校旗上。校园文化建设包括学校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和制度文化建设,这三个方面建设的、协调的发展,将为学校树立起完整的文化形象。好的校风具有深刻“强制性”的力,使不符合环境气氛要求的心理和行为时刻感受到一种无形的压力,使每一位校园人的集体感受日趋巩固和扩展,形成集体成员心理特性协调的心理相容状态;
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也是校园文化的高层次。学校文化是指一所学校经过长期发展积淀而形成共识的一种价值体系,即价值观念、办学思想、群体意识、行为规范等,也是一所学校办学精神与环境氛围的集中体现。校园物质文化,属于校园文化的硬件,是看得见摸的着的东西。校园物质文化的每一个实体,以及各实体之间结构的关系,无不反映了某种教育价值观。校园精神文化又被称为“学校精神”,并具体体现在校风、教风、学风、班风和学校人际关系上,展示于校园生活各个角落,包括学生们在路上的行走及行为规范等。
好的校风具有对学校成员内在动力的激发作用,催人奋进;好的校风对学校成员的心理发展具有保护作用,对不良的心理倾向和行为具有强大的抵御力量,有效地排除各种不良心理和行为的侵蚀和干扰。制度文化建设实际上包括制度建设、组织机构建设和队伍建设三个方面,组织机构建设和队伍建设是确保制度建设落到实处,并使其真正起到规范校园人言行的关键环节。校园建设规划的理念创新主要包括规划理念的转变,规划立足点的转变,投入观念的转变以及功能分区理念的转变等内容。在模式转化的过程中,十分明显地产生出两个“社会化”,即一是部分校园职能的社会化,二是校园内的后勤服务体系的社会化。
以上信息由专业从事校园文化设计的安徽奥美于2025/9/1 10:59:51发布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www.zhizhuke.cn/qyzx/ahaomei-2885448812.html
下一条:没有了